源也設計主理人 鄭智鋒
空間設計本身就是用戶對于美好生活一點向往,因為我們在規(guī)劃平面設計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考慮用戶生活的環(huán)境,行為方式,它的一些美感的東西都考慮在里面了。
就比如說我們在考慮一個傳統(tǒng)的空間設計里,可能是一個單單有一個餐桌,但是現(xiàn)在我們可能考慮給他一個吧臺,可以在這里跟小孩子做一些互動,可以在吧臺上去吃早餐,這些東西本身就已經開始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再就是說用戶的一些個性化的生活方式,比如需要茶室,書房,或者有一些隱私空間等,這些功能本身就是客戶生活方式的體現(xiàn),所以我本身我們也是要多跟客戶去溝通。另一方面,科技的發(fā)展,也出了很多優(yōu)秀的產品,比如說智能燈光,家電,木地板,等等,這些功能就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氛圍,設計感,帶來一種便利,本身就是一些好的生活方式。
所以作為設計師,其實空間設計本身就是跟生活之間有直接的關系,而且是正能量的。我們應該把一些好的生活理念去帶給我們的客戶,當然也要符合用戶他們自身的需求以及實用性。
廣州睿筑泓森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創(chuàng)辦人 楊龍山
我個人覺得空間是人活動生存的物理載體,高峰論壇空間設計對于生活方式的影響,比如說對于空間規(guī)劃、空間使用、空間尺度、收納等方面是有直接影響的。然后間接方面的影響比如說室內的燈光效果、色彩搭配、材質、營造的空間氣韻,氛圍等等。不一樣的空間給人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氣運、氛圍給人帶來不一樣情緒,心理暗示,這個是間接的影響。
時光筑造空間設計有限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程剛
我覺得這個生活方式,其實就是這個日子這么活。高峰論壇十多年前,裝修剛興起,可能大多數(shù)的客戶想的就是活給別人看,不是為自己活的。就像剛才有個老師說的,樓上樓下走一圈,大概知道怎么搞,反正他們家這樣做,我覺得再好一點,然后或者是大家都這樣做,我這樣做也可以?,F(xiàn)在可能大家慢慢的更加自我以后,生活不需要活給別人看,所以現(xiàn)在有一些裝飾性的東西慢慢的就會少一些。
我們現(xiàn)在公司每天接待那么多的咨詢客戶或者匯報方案的時候,其實我最害怕的是設計師的方案都是滿足了一些最基本的一些生存上的這些需求。坦率說現(xiàn)在這個行業(yè)又很扁平,大家獲得資訊的這個信息都差不多,差異化出不來的話,那你最后又卷什么呢?那就卷誰的服務更好,誰的設計費更低。
我們作為一個收費的設計公司,那怎么樣和套餐公司和這些裝飾公司把差距拉開?可能你拿出來的東西,可能人家 10 個方案已經擺在那里了,床和沙發(fā)的各種擺法他已經人家已經全部做好了,還有效果投在旁邊,那他為什么愿意付費給你?我覺得這個還是要從一個更高級的一個角度去思考,是在生存和安全需求之外的精神層面的需求。
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到一些人性化的、社會學的問題,比如婆媳關系怎么處理?一個在家里誰說了算?他最希望這個家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一個生活情景?他想不想更浪漫一點?或者說他有沒有自己相對獨立的空間?我覺得更多的從這個上面去思考,可能客戶就會更愿意為這個東西去買單,而不是一直去探討那些造型、顏色搭配、功能這些東西。我覺得這個相對來說就更重要一點。
聚設匯裝修平臺創(chuàng)始人&主編徐賓賓
我覺得我可以從朋友圈里的這句話開始:做有影響力的設計公司。在座的各位設計師,如果你想讓你的職業(yè)壽命更長一點,您的視野就要足夠的寬廣,您就要關注到各種類型的人。行業(yè)內有不少年輕的設計師,他可能在設計上不如你,但是你會發(fā)現(xiàn)他在抖音、小紅書、視頻號、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上有非常多的人關注他。
抖音、小紅書這些其實都屬于是公域流量,如果您真的會經營的話,應該要把這些資源轉到你的私域流量——微信公眾號。比如說我們今天,一場活動舉辦的好壞,別人并不知道,但是最后是軟文的輸出——新聞稿,形象照,朋友圈,視頻的輸出才讓別人關注到。很多設計師都有自己的工作室,但有多少工作室有自己的公眾號呢?有了公眾號,別人在微信里隨手一搜,能搜出跟你公司相關的資料,就會讓你的公司更加的有信任度。因此我們也要學會怎么表達自己,通過新媒體的渠道,去體現(xiàn)自己的優(yōu)秀,把自己優(yōu)秀的一面展現(xiàn)給別人。
所有設計公司做的好壞,除了他要把事做好,這也是最基本的,還有一個很關鍵的點:他怎么獲取更多的潛在客戶和陌生客戶?我們一定不能只困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當你的業(yè)務量沒有達到一定數(shù)量的時候,你是沒有漲價溢價的潛力的,更沒有辦法提高客戶的質量。你的作品如果不會傳播,你就不能讓更多的人關注到你,也是很難成長、發(fā)展的。因為任何一個想找你合作的客戶,他一定是覺得你是超值的才會跟你有合作的可能。
大家要多結合新媒體,多利用新媒體。高峰論壇如果靠時間的積累去跟有 20 年沉淀, 25 年沉淀的前輩去競爭,你是沒有優(yōu)勢的,一定要學會利用一些傳播的方法彎道超車。這是我們最近看到很多85 后、 90 后的設計師在這方面做的效果非常不錯,大家可以借鑒學習一下。
03 論壇花絮
ACTIVITY GAGS